常常听到三观不合这个词,但感觉很少有人非常细致的说清楚自己的三观到底是什么?甚至有人都不了解三观包括了些什么。
三观:人生观、价值观、世界观
其实花点时间梳理自己的三观,能更好的了解自我。而且不同时期,我们的三观可能是会变的,记录下自己不同时期的三观,其实也是一种审视自我变化的方法之一。
人生观,简单点来说,就是你该如何过完这一生?
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?
你的人生态度是什么?
你的人生价值是什么?
十几岁时,我难以回答这三个问题,甚至对其完全没有概念,隐隐约约觉得自己不应该平凡的过完这一生。
二十出头的年纪,我已经能模糊的回答,想要努力过好自己的一生,这也应该是大多数人的想法,而如何过好呢?那时我的答案是拼命工作,拼命挣钱。
而如今三十多岁的年纪,我的人生观已经大变样,不再以拼命工作挣钱为第一目标,这当然有很大原因是现实的引力。
古人常说三十而立,可我到了这个年纪,却发现想立起来,也太难了。
就算我用身体健康去换取事业的发展,也终究难以跨越自身的阶级,或许还有零星的机会,但机会太过渺茫,需要赌上自己的大半辈子,普通人哪来的资本上桌?无非只有自己的青春罢了。
而当这一人生目标彻底破碎时,迎接自己的只有无尽的痛苦。
怀疑自身,迷茫未来,不甘与无奈,或许很多同龄人感同身受。
想一想,我周围的许多朋友都经历过这个阶段。如果没有跨过去,就会走向彻底的沉沦,甚至抑郁······
要放下自己曾经所追求的,要彻底打碎自己的认知,这固然痛苦,但你要活着,认真的活着,还要快乐的活着,就得去重建人生观。
我的重建过程,说来也好笑:闭关
闭关是好听的说法,其实是我自闭了。
将自己封闭在家,不见任何人,不想做任何事,只是不停的在脑子里想,想自己的前半生,想自己的追求,想自己的无奈和痛苦,甚至一度想轻生······
重建的契机也好笑,因为怕死,其实也不是怕死亡这一事实,而是怕死前的痛苦,所以得无奈的活着,既然如此,就不要活得那么痛苦,要活得快乐一些。
围绕着这个目标,我便想通了一切,我给自己重建了新的人生目标,人生态度以及人生价值。
人生目标:追求自己所热爱的一切
态度就是想玩就玩,想学就学,随性亿点,不强求;价值就是,自己定义的,想太多干嘛?不在乎结果,只专注过程。
为了有时间追求自己喜爱的一切,我辞掉了工作,宁愿少挣一点,也不要两点一线的上班打卡。我开始随性生活,原则上是不能给他人带来麻烦,也不给自己找不痛快,这个他人包括了父母亲人和朋友。想学就学,想玩就玩儿,啥都研究,啥都学点儿,人生就是体验来着。
当然有人会问?生存所需的钱怎么办?其实现代生活,人要活下来,所需的金钱是很少的,下一篇我就讲讲我个人的财富观。
我随便写的,你就随便看看。